發(fā)布時間:2025-05-19 17:05:50
住宅的開間就是住宅的寬度,是指一間房屋內一面墻的定位軸線到另一面墻的定位軸線之間的實際距離。
在1987年頒布的《住宅建筑模數協調標準》中,對住宅的開間在設計上有嚴格的規(guī)定。
磚混結構住宅建筑的開間常采用下列參數:2.1米、2.4米、2.7米、3.0米、3.3米、3.6米、3.9米、4.2米。
一、住宅開間住宅設計中,住宅的寬度是指一間房屋內一面墻皮到另一面墻皮之間的實際距離。
因為是就一自然間的寬度而言,故又稱開間。
住宅開間一般不超過3.0-3.9米,磚混結構住宅開間一般不超過3.3米。
規(guī)定較小的開間尺度,可縮短樓板的空間跨度,增強住宅結構整體性、穩(wěn)定性和抗震性。
開間5米以上,進深7米以上的大開間住宅可為住戶一個40--50平方米甚至更大的居住空間,與同樣建筑面積的小開間住宅相比,承重墻減少一半,使用面積增加2%,便于靈活隔斷、裝修改造。
二、其他相關我國目前大量建造的磚混住宅,住宅開間一般不超過3.3米。
規(guī)定較小的開間尺度,可有效縮短樓板的空間跨度,增強住宅結構的整體性、穩(wěn)定性和抗震性。
為了保證建成的住宅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風條件,住宅的進深在設計上有一定的要求。
進深大的住宅可以有效地節(jié)約用地,目前我國大量城鎮(zhèn)住宅房間的進深一般都限定在5米左右,不能任意擴大。
在住宅的高度(層高)和寬度(開間)確定的前提下,設計的住宅進深過大,就使住房成狹長型,距離門窗較遠的室內空間自然光線不足。
開間5米以上,進深7米以上的大開間住宅可為住戶一個40——50平方米甚至更大的居住空間,與同樣建筑面積的小開間住宅相比,承重墻減少一半,使用面積增加2%,便于靈活隔斷、裝修改造。
雖然小開間住宅存在著諸多優(yōu)點,但也存在著許多弊病。
因為開間小,在住宅建筑面積中,承重墻、柱的結構面積相對較大,增加了有效使用面積;同時由于開間小,房間分割過小,不適應家庭居住行為變化的要求,而且住房很難自行改造。
為改變傳統(tǒng)的小開間住宅設計格局,從80年代末期,國家開始了大開間住宅設計的技術攻關,并確定要大力推行開間在5米以上,進深在7米以上大開間的住宅建筑體系。
這種住宅可為住戶一個40~50平方米甚至更大的居住空間,與同樣建筑面積的小開間住宅相比,承重墻減少一半,使用面積增加2%,具有構造配件規(guī)格小,便于工業(yè)化生產,便于住宅靈活隔斷、裝修改造的特點。
例如,購房者可將住宅分割成較大的兩室一廳,也可根據需要分割成三室一廳。
這種可自由分割的大開間住宅在國外又叫做"演進式住宅"、"空殼式住宅"。
在我國由于技術、造價、建材質量等原因,大開間住宅尚處在大力推廣之中,有很好的發(fā)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