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shí)間:2025-05-17 20:25:58
藏傳佛教中的八吉祥圣物之一,金輪,又稱法輪或金寶輪,藏語稱作“括爾洛”。傳說佛祖釋迦牟尼在鹿野苑說法時(shí),梵天等將一“輪”奉獻(xiàn)給他,象征著首次說法。漢族人俗稱為“二鹿聽經(jīng)”。金輪不僅作為兵器被吸收為法器,更象征著解脫煩惱、得到覺悟。
八吉祥中的勝利幢,又稱金幢或?qū)毚?,藏語稱為“堅(jiān)參”。其形狀不似傘可以曲張,而是呈圓柱形。“幢”原是古印度的軍旗,佛教興起后逐漸在法事活動(dòng)中加以采用,用來代表解脫煩惱、得到覺悟。勝利幢分兩種:一種是綢緞幢,用九層錦緞縫制而成,顏色依次為藍(lán)、白、紅、綠、黃、藍(lán)、白、紅、綠,桿頂為寶珠和三叉矛,主要放置在經(jīng)堂內(nèi)。另一種是銅制的,用銅皮打制而成,有的外表鎏金,上面鐫刻有咒文、獅頭、纓珞等,頂部為火焰寶,幢頂呈六角或八角形,每個(gè)角上還掛著鈴鐺。這種幢一般安置于寺廟佛殿屋脊及門頭兩旁,其含義與綢緞幢一樣,均是吉祥壓勝之物。
吉祥結(jié),藏語稱作“華維”。原是牧民掛在腰間的一種飾品,后來逐漸演變成為服裝、法器、建筑等方面的裝飾品,并賦予了祥和、和睦之意。由于是由萬字組成的盤曲的沒有開頭和結(jié)尾的圖案,俗稱:“萬字不斷”。在宗教上,用來表示佛法回環(huán)貫徹、求無障礙,標(biāo)志著佛智圓滿。
右旋海螺,又稱法螺,藏語稱“冬嘎也齊”。這種右旋海螺曾是古戰(zhàn)場上的軍號(hào),佛教傳入后,將其變成法螺,成為法會(huì)上吹奏的一種樂器,用來宣傳佛教教義。佛經(jīng)上說,佛祖釋迦牟尼說法時(shí)聲音洪亮,如同大海螺聲一樣響徹四方,故以此來代表法音,或稱“妙音吉祥”。海螺一般都表面光滑、潔白瑩潤,有的上面還雕刻著圖案花紋。另外,海螺還有左旋與右旋之分,其外殼上自然生成的螺紋自左向右旋的稱右旋海螺,《造像度量經(jīng)》上說右旋海螺極為罕見,故稱仙螺。藏傳佛教寺院所用的海螺分裝飾的與不裝飾的兩種,前者一般供奉于正殿,置于青稞之上;后者指作為樂器用的法螺,舉行各種法事活動(dòng)時(shí)由司號(hào)僧吹響。這種海螺一般都鑲金嵌銀,附加有飾件和吹口,其中最有名的當(dāng)屬鑲翅法螺。
妙蓮,藏語稱“白瑪”,即蓮花。佛經(jīng)上說蓮有5種,顏色各異,以白蓮花最為高貴。因?yàn)樯徎ㄓ谐鑫勰喽蝗镜钠焚|(zhì),故以蓮象征佛法之高尚純潔;又以蓮花氣味之芳香高雅,來標(biāo)志擯棄不善和妄語。八吉祥圖中的妙蓮,無論在繪畫或雕刻時(shí),都與實(shí)際生活中的自然花卉和其它繪畫中蓮花有很大差異。佛經(jīng)中常以蓮花比喻佛法,如袈裟的異名為蓮花衣,比喻清靜無染;佛、菩薩的坐席稱蓮花臺(tái)等等,都象征著佛法之高尚與純潔。
寶瓶,藏語稱“文巴”,其圖案為瓶形,文巴標(biāo)志著聚滿千萬甘露,包羅善業(yè),滿足愿望。它既是凈瓶,也是密宗修法灌頂時(shí)的法器之一。藏傳佛教僧人除了在念經(jīng)誦咒或灌頂?shù)茸诮袒顒?dòng)中使用外,也用來為神像或?yàn)槿算逶r(shí)盛圣水。藏傳佛教寺院中的寶瓶內(nèi)裝有凈水,象征甘露,瓶口插有孔雀翎或如意樹,象征吉祥清靜和財(cái)運(yùn),或者說是福智圓滿,具空無漏。有的寶瓶還放置在寺廟等建筑物的頂上和屋脊之上,起一種裝飾作用。
金魚,藏語稱“賽聶爾”。八寶中的金魚與我們平常見的觀賞魚不同,它是一種有胡須的江魚,又稱高原魚。此魚“翅為綠玉,圓眼放光,柔軟無比,撇棄無明,標(biāo)志智慧”,一般畫成雙魚形。因?yàn)轸~是在水中自由游動(dòng)、自在生長之物,分別表示佛的頭、眼、喉、舌、牙、心、身和足。
寶傘,亦稱華蓋,藏語稱“督”,源于印度。在古印度,傘是貴族和皇室的象征,是貴族出行時(shí)用的儀仗器具。后來被佛教采用,用來象征遮蔽魔障、守護(hù)佛法,消除眾生的貪、嗔、癡、慢、疑等五毒,即所謂“張弛自如,曲復(fù)眾生”。這種傘后來成為活佛大喇嘛的專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