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5-16 00:44:36
具體方法如下:
1、第一層
2、第二層
3、第三層
工藝流程:
合格砌塊的選擇—運輸和儲存—放樣—灑水濕潤—地下室處理—砌體—必要部位掛網(wǎng)—分層抹灰—成品保護。
擴展資料:
施工要點:
1、砌筑前,實施排磚,少于整塊可鋸磚,但不少于1/3塊長度。施工前繪制砌體布置圖。底部采用三層砂、石灰磚,防止勒某難以抹面。搭接長度不應小于砌塊長度的1/3,轉角處應相互咬擦。水平灰縫不大于15mm,垂直灰縫不大于20mm。
2、為防止墻體收縮開裂,必須在砌塊與墻柱交接處預留拉結筋。拉伸結構制作鋼筋,用水泥砂漿粘合,厚度為20 mm。砌塊端部、墻和柱應使用砂漿壓實。當砌體高度約為1.25m時,宜停24小時后繼續(xù)砌筑,使砌塊陰干成型,以防收縮裂縫。
3、墻體上部斜砌待下部穩(wěn)定7天后進行。在灰砂磚與樓板之間抹粘結砂漿(砂漿加801膠)。然后用小木楔將灰砂磚與樓(梁)底楔入,并用粘結砂漿抹平縫隙。
4、街區(qū)與入口相連。如果使用后塞,則在2.1米的入口高度建造4個砌塊,在安裝門框時,先在門框上鉆出釘孔,然后用釘子釘穿門框內的木磚和混凝土砌塊。如果使用第一個垂直洞口,則應事先將砸扁帽的釘子釘在門框上,每邊三個,當砌體高度超過釘子時再釘入砌塊內。
5、砌塊和門框必須用粘結砂漿擠壓。門窗洞口兩側均砌240mm寬灰砂磚。衛(wèi)生間等潮濕部位應在墻體下部澆筑C20混凝土防潮帶。
6、抹灰前,應將砌塊墻體的裂縫、孔洞、溝槽等填實密實、平整,清除浮灰,并用1:1水泥砂漿摻801膠拉墻。
7、砌塊墻與混凝土梁柱交接處,在門窗邊框、陰角處釘10 mm×10 mm孔的鋼絲網(wǎng),每邊寬度不小于200 mm,用射釘與梁柱或墻體連接,或用預埋鋼筋點焊固定。網(wǎng)片搭接光滑、連續(xù)、牢固,搭接長度不小于100mm。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砌筑工程